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
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
[译文] 只要他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,遇到国家有危难而愿付出生命,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,也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。
[出典] 《论语宪问》
注:
1、[原文]
子路问成人①。子曰:“若臧武仲之知②,公绰之不欲,卞庄子之勇③,冉求之艺,文之以礼乐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曰:“今之成人者何必然?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,久要不忘平生之言④,亦可以为成人矣。”
2、〔注释〕
①成人:完人;德才兼备的人。
②臧武仲:鲁国大夫。是一个善于预见又能取舍的明智的人。
③卞庄子:鲁国大夫。据说他曾一人搏虎,很勇敢。
④久要:久处于穷困。“要(yāo)”,通“约”。穷困。平生:平日。
3、〔今译〕
子路问怎样才是个完人。孔子说:“象臧武仲那样明智,孟公绰那样不贪,卞庄子那样勇敢,冉求那样多才多艺,再用礼乐来文饰,也就可以成为完人了。”(又说):“可现在做一个完人何必一定这样呢?(只要他)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,遇到国家危难而愿付出生命,久处穷困也不忘平日的诺言,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。”
4、【成语】见利思义
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,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。义和利问题,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。义,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。利,就是指物质利益。见利思义,不是一般地反对“利”,而是指见到利益,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,该取的可以取,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,即义然后利,亦即孔子说的“义然后取
,人不厌其取”。
义利之争贯穿了中国古代思想史。主要有3种观点:第一种观点,是重义轻利,主要代表是孔孟的儒家学派。孔子说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(《里仁》)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(《述而》)义以为上,“义以为质”、“见利思义”(《问宪》)、“见得思义”(《季氏》)孟子同孔子一样也是重义轻利,主张“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”,“生,亦我所欲也。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(《告子上》)
第二种观点,是重利轻义,主要代表是管仲、商鞅、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。管子说:“仓癛实,则知礼节;衣食足,则知荣辱。”(《牧民》)韩非认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,讲仁慈不仅无用,而且有害。他说:“好利恶害人之情也 。”(《二难》)
第三种观点,是义利并重,主要代表是墨家学派。墨子把爱私利、道德和利益结合起来。他说:“兼相爱,交相利。”(《兼爱下》)在义和利的关系上,墨子强调二者的结合,或说义利并重。荀子阐述得最为深刻,他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,承认人的物质利益,主张义利两有,二者都不能否定,但是,他主张“以义制利”,(《正论》)认为“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辱。”(《荣辱》)
早期儒家的“义利观”这个基本精神,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。
5、子路不像颜渊那样听话,“于吾言无所不说”(《先进》),也不像冉求那样精明,“非不说子之道,力不足也”(《雍也》),而是意有不合,就直截了当,从不拐弯抹角。他崇拜孔子,尊敬老师,但也决不随声附和,意同则是之,不同则否之。陈说己意,以与夫子讨论。孔门师生之间,并非没有争议。孔子至圣,智足以知夫子者,颜渊、子贡之下,大概只有曾参、有若。“由也喭”(《先进》)、“由也果”(《雍也》),子路之于孔子,犹泰山至于丘垤。在夫子看来,一个完美无缺的人,至少要“智”、“不欲”、“勇”、“艺”,智慧如臧武仲,寡欲如孟公绰,勇敢如卞庄子,才艺如冉求,有此四者,再“文之以礼乐”,用礼乐加以包装,礼饰外,举止文明,乐铄内,心地和善,内外兼修,德才俱备,也可以认为他是完人了。朱熹说:“然‘亦’之为言,非其至者,盖就子路之所可及而语之也。若论其至,则非圣人之尽人道,不足以语此。”子路心中的“成人”(完人),连孔子这“亦可以”也达不到。在子路看来,见到利益能够想到是否合宜(见利思义),遇到危险能够付出生命(见危授命),长期困穷不忘人生的承诺(久要不忘平生之言),也可以认为他是完人了。“见利思义”强调一个“义”,“见危授命”强调一个“勇”,“久要不忘平生之言”强调一个“信”。这三点正是子路的优点。子路也自负,他认为做到这些,也就可以算是完人了,像我们许多人一样,认为自己就是完人。他哪里懂得,孔子的人格标准远不止此。不过,我们今天看来,做到子路这样,已经是相当不错了。
6、成语 见危授命
解释 授命:献出生命。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。
“仁”、“义”、“礼”、“智”、“信”、“勇”、“刚”都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,孔子认为这些是一个完美的人应具备的。当子路问如何“成人”时,孔子提出在当时具备了“义”、“勇”、“信”等,也可以说是“全人”了,丰富了孔子对完美人的评介标准,反映了他对“全人”适应时变的解读。
7、见利思义,是说遇见可取之利,要想一想此利是否合义,合则取,不合则不取。见危授命,遇见危难,义不可免,决不逃避,不惜交出生命,也要解危。久要的要字当约字讲,与人有约,永久信守,不论后来境遇如何,决不忘平日与人所约之言。
8、这里的成人指的是完人。完人从前没有,以后也不会有,按照水满则溢,月满则亏的说法,完人意味着人完了。历史上出现过凡是自以为是的完人,最后多不得善终。孔子想必也明白这一点,他对完人的要求虽然很高,但具体内容仅有三项。见利思义,利可以指财富,也可以指权利或者其他的利益,义可以指的是获取利益过程中秉持的道义,亦可以指获取利益之后应该秉持的道义。义无疑是高于利的。
见危授命,这里的危并不是指遇到如喝酒,打群架甚至球赛之类的危险,而是特指国家民族的危难,生命对每一个人来收都是无比宝贵的,除了国家民族的危难,可以说没有任何其他值得你玩命的东西,有些老板动不动鼓励员工工作要拼命要搏命,也确实有不少人为了业绩牺牲了健康甚至生命,这都是没有把人生的账算好的结果。至于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是说一个人即便历经坎坷始终不放弃最初的梦想,可谓不易,勉为其难吧。
9、提倡见利思义,首先必须勇于维护人的正当利益,其中包括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欲求,谨防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,以其他任何形式卷土重来。提倡见利思义,还必须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,考虑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,不要损人利己,也不要损公肥私,更不能目无法纪。这就 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。提倡见利思义,还必须在自己谋得利益时,不要忘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。这就叫“立己须立人,成己必成物”。
总之,见利思义的精神境界,在其道德实践的过程中,消解了义与利之间的对立,人的欲求获得了道义的强有力的支撑,在对义和利的不断追求中不断升华。于是利给人以强壮的身体,义给人以崇高的精神,使人获得强大的生命活力,去追求的新的发展。
见利思义的精神境界不仅是儒家的传统思想,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。它作为人生天平的砝码,能称出人的灵魂的重量。而那些背弃了仁义道德的灵魂,空留了一副人模样,只有满身的铜臭,与为生为利的禽兽已愈走愈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