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全文翻译赏析
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
[译文]我心中的愁啊,就像遍地迷蒙的荒草,满天飘舞的柳絮,还有那黄梅时节的细雨,淅淅沥沥,淅淅沥沥。
[出典]贺铸《青玉案》
注:
1、《青玉案》贺铸
凌波不过横塘路,但目送、芳尘去。锦瑟华年谁与度?月桥花院,琐窗朱户,只有春知处。
碧云冉冉蘅皋暮,彩笔新题断肠句。试问闲愁都几许﹖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
2、【注释】
横塘:地名,在苏州郊外,贺在此筑有小屋。
但:只。
蘅皋:长满杜蘅的沼泽地。
彩笔:伟说齐梁时江淹因得五色笔,写诗多美句。后人以“彩笔”称作家的生花妙笔。
都:总共。
一川:遍地,满地。
梅子黄时雨:江南一带春夏之交多雨,时当梅子黄熟,故称为“黄梅雨”或“梅雨”.
凌波: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。
横塘:在苏州南十时许。
芳尘:指美人的行踪。
锦瑟华年: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。
琐窗: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。
冉冉:流动的样子。
3、[译文]:
美女微步,不过横塘,只能遥遥地目送她的芳尘渐行渐远。不知是谁伴她一起度过这美丽的青春年华?是月桥花院、琐窗朱户的华屋吧,恐怕只有春天懂得她内心的孤独。
天边的碧云在缓缓流淌,夜暮慢慢降临,我站在长满杜蘅的小河边,痴痴地守候。
可佳人始终没有出现,我只能用彩笔写下悲伤的诗句。若要问我有多愁?就像遍地迷蒙的衰草那样多,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,像黄梅时节的细雨那样连绵不绝。
4、贺铸(公元1052年-1125年),字方回,晚年自号“庆湖遗老”,有《东山词》传世。
贺铸的人生有着传奇色彩,他是太祖贺皇后的族孙,从小博闻强记,7岁能诗,又酷爱习武,为人耿直,敢说敢做。在重文轻武的北宋,贺铸逆流而上,选择做了一名武将,希望通过驰骋疆场建功立业,可惜因为不媚权贵而怀才不遇。40岁时,贺铸仍在军队中屈居下僚,尝尽仕途苦果,倒是他的词作,广为传唱。因此,有大臣奏请朝廷,将贺铸改为文职。
但是,在文职上,贺铸仍“尚气使酒,不得美官”.晚年,贺铸退居苏州横塘,埋头书海,潜心读书、写词,《青玉案》便是在这时写下的。贺铸家中藏书万卷,大多是他一笔一划认真校对过的。
贺铸的词颇得楚骚遗韵,在北宋自成一家。他心性旷达,词风多变,既长于高旷之作,又擅写哀婉之思。他的豪放词,境界格调颇近苏轼;他的婉约词,与秦观、晏几道相近。张耒对贺词大加赞赏:“贺铸东山乐府,妙绝一世,盛丽如游金张之堂,妖冶如揽西施之袂。幽索如屈、宋,悲壮如苏、李。”,陈廷焯也说:“方回词,儿女,英雄兼而有之”.
贺铸精通音律,还善于用典,经常在词中“偷”前人诗句,他的词也有诗化的倾向。“试问闲愁都几许﹖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。”,在北宋词坛,贺铸是一个独特的存在,他在美丽中诉说着凄凉,在高旷中吟唱着哀伤。梅雨终会过去,长久的阴晦之后是伊人灿烂的微笑。很难让人相信,这么缠绵哀伤的词,竟然出自相貌丑陋,人送外号“贺鬼头”的贺铸之手。
5、这首词说来好笑,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,因看见了一位女郎,便生了倾慕之情,写出了这篇名作。这事本身并不新奇,好像也没有“重大意义”,值不得表彰。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,当世就已膺盛名,历代传为佳句,--这就不容以“侧艳之词”而轻加蔑视了。
6、起三句用曹植《洛神赋》“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”之语。凌波微步,不过横塘,是其人没有来;面对芳尘,只能目送,是自己也不能去。“但”,犹言仅,只。她没有来,己不能去,则极耳远望,只能从所见到的一片芳尘之中,想象其“凌波微步”的美妙姿态而已。
7、“锦瑟”一句提问,直用李商隐《锦瑟》: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”问她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,亦即悬揣其无人共度之意。点出盛年不偶,必致“美人迟暮”,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。
8、“月桥”两句,是想象中其人的住处。“只有”句是说其地无人知,自然也就更无人到。“月桥花院”写环境之幽美,“琐窗朱户”写房室之富丽,由外及内,而结以“只有春知处”,就从绚烂繁华的时间和空间里,显示出其人的寂寞来。这三句,共有两层意思:其一,其人深居独处,虚度华年,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;其二,深闺邃远,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之外,无人能到,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与相思,相惜之情。这也完全与词人自己沉沦下僚,一辈子不被人知重的情况相吻合。
9、过片“飞云冉冉”,是实写当前景色,同时暗用江淹《休上人怨别》“日暮碧云合,佳人殊未来”,以补足首句“凌波不过”之意。“蘅皋暮”,是说在生长着杜蘅这种香草的泽边,徘徊已久,暮色已临,也是实写,同时又暗用曹植《洛神赋》“尔乃税驾乎蘅皋,秣驷乎芝田”.曹植就是中途在那儿休息,才遇到洛神宓妃的。这就补充了词中没有写出的第一次和其人见面的情节。细针密线,天衣无缝。
10、“彩笔”一句,承上久立蘅皋,伊人不见而来。由于此情难遣,故虽才情富艳,有如江淹之曾得郭璞在梦中所传的彩笔,而所能题的,也不过是令人伤感的诗句罢了。提起笔来,惟有断肠之句,都是由万种闲愁而起,所以紧接着就描写闲愁。先以“几许”提问,引起注意,然后以十分精警和夸张的比喻作答,突出主旨,结束全篇。
11、结尾三句,尤其为人传诵,以致作者被称为“贺梅子”(见周紫芝《竹坡诗话》)。
结尾之好,历来批评家多有论及,现加以概括,列举如下:
首先,它们是用具体而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、无迹可求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,使这种感情转化为可见的、可闻的,因而是可信的事物,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它的感染。本是言情,而作者却借景抒情,而所写之景,又极其鲜明而且多样化,使人觉得此愁简直充塞天地,无所不在。沈谦《填词杂说》所云“不特善于喻愁,正以琐碎为妙。”正是此意。
其次,这些比喻都不沿袭前人。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云:“诗家有以山喻愁者,杜少陵云‘忧端如山来,澒洞不可掇',赵嘏云’夕阳楼上山重叠,未抵闲愁一倍多‘是也;有以水喻愁者,李颀云’请量东海水,看取浅深愁‘,李后主云’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‘,秦少游云’落红万点愁如海‘是也。贺方回云:’试问闲愁都几许?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‘,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,尤为新奇,兼兴中有比,意味更长。”所谓新奇,即富于创造性。所谓兴中有比,即不仅比闲愁之无尽,亦以兴身世之可悲,因为三者都属于暮春和初夏,即“春去也”的光景,对于词人的晚境欠佳,是有其象征性的。
其三,如罗大经所略举,他人言愁,或以山喻,或以水喻,大都只限于用一个比譬,本词却连设三喻,而且这三个比譬,又都不是单纯的事物如山或水,而是复合的景色。草是烟雾中的草,而且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的烟草。(一川即满川,川在这里是平原之意,即杜甫《乐游园歌》中“秦川对酒平如掌”之川。)絮是在空中飞动的絮,而且是韩翃《寒食》中“春城无处不飞花”之花絮。雨是梅子黄时下个不停的、如雾如烟的雨。(《潘子真诗话》尝举寇准“杜鹃啼处血成花,梅子黄时雨如雾”之句,以为是贺词所本。)这都是它们跨越了前人同类句子的地方。所以沈际飞在《草堂诗余正集》中评为“真绝唱”.
顺便提到,象以多种事物比譬一件事物这样的夸张手法,虽在文人词中少见,写得象本词这样新奇的更是不多,但这却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。由汉代民歌一直到清代京戏剧本中都有。如《铙歌》中汉代民间诗人所写的《上邪》:“上邪!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山无陵,江水为竭,冬雷震震,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!”又敦煌卷子中唐代民间词人所写的《菩萨蛮》:“枕前发尽千般愿,要休且待青山烂,水面上秤锤浮,直待黄河彻底枯。
”白日参辰现,北斗回南面,休即未能休,且待三更见日头。“前者以高山变平、江水变干、冬天打雷、夏天落雪,天地合并等五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,后者以青山烂坏、秤锤浮水、黄河干枯、参辰昼见、北斗南回、三更见日等六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比譬爱情之不可能”绝“和”休“,其联想之丰富,比拟之奇特,感情之深沉,风格之浑厚、纯朴、刚健,又把贺铸这三句比下去了。虽然这三句更其工巧,而且仍不失为佳作。
其四,这三句本是虚景实写,目的在于用作比譬,但所写又确系春末夏初横塘一带的景物,它本足以引起纷乱的愁绪,所以写来就显得亦景亦情,亦虚亦实,亦比亦兴,融成一片。(沈祖棻)
12、贺方回因此一词而得名”贺梅子“.看来古人原本风趣开明。若在后世,一定有人又出而”批判“之,说他种种难听的话,笑骂前人,显示自己的”正派“与”崇高“.晚近时代,似乎再也没有听说哪位诗人词人因哪个名篇名句而得享别名,而传为佳话,--这难道不也是令人深思的一个文坛现象吗?(周汝昌)
13、作品从思念美人,伤悼年华入手,喟叹江南暮春景致,进而抒发个人的愁思。其中寓有问政无缘,才学难以用世的苦闷。实际是政治上失意后悲凉心境的写照。
14、唐人写愁,如大诗人李白”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“,把个难以排解的愁闷表达得淋漓尽致;”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“,此愁上通万古,时间概念上能追到”山顶洞人“,恐怕也只有诗仙能作如此想象;”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,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“,这三千丈的白发因”愁“而生,你说此愁有多深多重?如柳宗元”城上高楼接大荒,海天愁思正茫茫“,愁绪如海似天,无边无际。如白居易”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州古渡头,吴山点点愁“,对亲人的刻骨思念,使江南的点点青山都化作了愁苦。
宋人写愁比唐人则还要甚之,而且宋人好赋闲愁,最有名的描写如贺铸”试问闲愁都几许: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“,满地的青草、满城的柳絮、满天的梅雨,极言其多。如李清照”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。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“,亲人相思相念,愁苦却因分别而在两地发酵。
秦观为宋人写愁高手。他有很多写愁的名句,如”自在飞花轻似梦,无边丝雨细如愁“,将愁点化成绵绵无尽的细雨,郁积在心头而不能去;如”便做春江都是泪,流不尽,许多愁“,将愁化为滔滔不绝的春江之水,欲罢不能;如”困倚危楼,过尽飞鸿字字愁“,于伤春中表现出难以排遣的闲愁;而”春去也,飞红万点愁如海“中,无边的愁苦已经铺天盖地压将下来。
当然,以”愁“字通贯名篇,还得说辛弃疾的《丑奴儿》。”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“此词语言平实,几乎不必注解,看点重在下阕。此生识尽愁滋味,但到底愁在何处?”欲说还休“,一个”愁“字未着,却道出愁绪无限。
本文作者(来源):贺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