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兴起,吴在春秋晚期成为霸国
吴国传说为周文王伯父太伯、仲雍奔荆蛮所创建的。周武王封其后裔周章为吴君,立国于长江下游一带。周简王二年(前584)春,吴国出兵伐郯(今山东郯城县西南)国,郯与吴媾和,表示服于吴。吴国军事上的逐渐强大,与晋使巫臣出使吴国并教导吴国军队操练战阵有关。周简王二年(前584),巫臣请求出使吴国。晋景公同意。他到吴国,很受吴子寿梦赏识。于是,在巫臣联络下,吴晋两国通好。巫臣去吴国时,带楚国三十辆战车到吴国做教练,并留下十五辆。还送给吴国以射手和御者,教吴国军队练习战阵使用战车。吴地盛产优质铜锡,冶炼技术精良,所造兵器驰名天下,逐步发展为军事强国。
依春秋战国时期的记载,吴的建国是在吴太伯和弟仲雍的时期。相传,当周古公亶父(即太王)时,他已准备“翦商”。他预见到他的小儿子季历将生一个大人物(文王昌),因此要把王位(其实当时尚未建国)传给季历。大哥太伯、二哥仲雍知道了父亲的意图之后,便自动跑到了“荆蛮”,以便父亲传位给季历。象这样的美德,在古代倒并不奇怪。然而“荆蛮”终究在哪里呢?要说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区域,就是太伯、仲雍所建立的吴国(无锡),好像是太远了。在古代交通困难的情形下,这难免使人怀疑。然而古人迁徙的能力却确是惊人的。依人类学者所说,他们甚至远渡重洋,爬过海拔八千米的高山,今人所认为不可能的,古人反而可以做到。而且夏商周三代既然已进入文明时代,就更没有理由可以完全加以否定。据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所说,在吴建国以前,这里的土著还是“断发文身”的。越人也是这样。因此,吴越统治者与土著人民不妨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族。
吴在金文里写作工■,句吴。工,句是发语词,以k?或g?发音。吴、虞古音相同。因此,有些史学家想把它和古代汾河流域之间的“虞”联系起来,认为太伯、仲雍最初所到的“荆蛮”就在那里,以后他们又迁到汉水流域。楚国强大以后,虞又东迁到了江南,并且改写为吴。本世纪五十年代初,江苏丹徒烟燉山发现一个《俎侯矢■》,其铭文大意是武王、成王征伐东国,王赐封给俎侯矢弓矢、山川、土地,王人若干,郑七百又若干夫,俎庶人六百又若干夫。俎侯矢为了颂扬王的恩德,给虞公父丁做此尊彝。据此可以断定,这是武王、成王征伐殷商和东国时的器物。这个俎侯(宜作宜侯)就是虞公矢。虞、吴同音。虞公,就是吴国的开创者。时间虽然不是古公亶父时,但也只相差五六代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说:“自太伯作吴,五世而武王克殷,封其后为二。其一,虞,在中国;其一,吴,在蛮夷。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。中国之虞灭二世,而夷蛮之吴兴。”这样说来,司马迁也承认汾河流域之虞与在长江下游江苏太湖之吴,确是一个来源而分裂为二的。晋灭虞、虢在晋献公时,与吴兴的时间大体上可以连接。
吴的建国大概自吴寿梦之时。在古代,太湖一带农业经济的发展,并不太低,但是吴越国家的建立却要晚于华夏诸侯。因此,晋楚争霸尽管非常剧烈,吴或越却不参加会盟和斗争。《左传》宣公二年(公元前601?年)记载:“楚为众舒叛,故伐舒蓼,灭之。楚子疆之。盟吴越而还。”当时舒称群舒、众舒,原来与徐同族,分布于今安徽合肥、庐江等县,在沿长江的边上。春秋后期,吴国兴起,遂成吴、楚共同争夺的目标。《左传》说得清楚,楚因征伐舒蓼,而盟吴越。这是吴越始见于《左传》的记载。
《春秋》经传,成公七年(公元前584?年)记载:吴伐郯,入州来(今安徽凤台县)。鲁国季文子说:“中国不振旅,蛮夷入伐,而莫之或恤。”意思说,吴国侵入鲁国的边境,华复(中国)诸侯不能抵抗。当时人还把吴国作为蛮夷之类。《春秋》经传记上这一笔,似在表明吴已开始强大了。也是在公元前584?年,楚国的叛臣巫臣在晋。他是在楚时与子重、子反等贵族争权夺利失败而逃到晋国的。
他蓄意对楚报仇,于是给晋国君臣建议,联络新兴的吴以牵制楚国。晋国的君臣同意了他的策略,便使他代表晋国出使吴国。吴王寿梦信任巫臣,使巫臣的儿子狐庸作为“行人”。吴本长于水战,巫臣教吴训练车战。从此,吴开始伐楚。由淮水直至汉水沿岸,原是徐与群舒和其他蛮夷小国杂居的区域。现在它们也就成了吴楚争夺的目标。吴一岁内连续出战,声东击西,使楚国疲于奔命。“蛮夷之属楚者,吴尽取之”。于是吴在春秋晚期成为霸国。